明溪漱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1章 王百户等,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,明溪漱石,177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王百户

周钟曾在百户王某的家中寄住。王某劝说周钟以死明志,但周钟未予响应,出门打算投降。王某扯断周钟腰带阻止他,但未能成功,最终王某选择自缢身亡。

百户王某的行为实属罕见。他不仅自己选择了自缢,还曾劝说周钟一同赴死,堪称忠臣良友。假若周钟能听从王某的建议,岂不是能在历史上留下与天地共朽的英名吗?

王承恩

太监王承恩跟随崇祯皇帝至煤山。皇帝驾崩后,王承恩向遗体恭敬拜祭,痛哭不已,随后在亭下自缢,其遗体与已故皇帝的遗体遥相对望。南明朝廷追赠他为“忠愍”。

另有说法称是司礼监的王之俊陪伴皇帝至煤山并随其自尽。也有人认为是王之心,但也有记载表明王之俊与王德化均自尽。王之心在南都被追赠为“忠愍”。此外,李凤翔在投降后被杀,也被追赠为“恭壮”。

《大事记》记载:在先帝身边随其一同殉难的,只有一位宦官,有人说是王承恩,有人说是王之俊,还有人认为是王之进或王之臣。

曹文耀

曹文耀是一名秀才,他选择了自尽。他原籍苏州,是已故进士曹子登的后代。他的妻子张氏育有四子曹逊、曹肃、曹敏、曹毅以及一女曹顺。张氏带领子女在家祠中痛哭。曹文耀父亲的妾、妻,儿子曹逊的妻李氏,儿子曹毅的妻邓氏,女儿曹顺以及乳母孟氏和儿子曹肃、曹敏共八人一同上吊,但曹毅及曹肃的妻周氏因绳断而幸存。曹逊试图自刎未遂,贼军搜刮其家中财物后将其释放。

张世禧

张世禧,儒士,与他的两个儿子张懋赏、张懋官一同自缢身亡。

周某

童生周某,在得知皇帝驾崩的消息后,悲愤至极,捶胸痛哭,呕血数升,随即去世。另有记载称北方通州有一名童生因悲愤而上吊自杀,可惜其姓名未能流传下来。

汤文琼

汤文琼,一名菜农。他在看到先帝的灵柩经过,痛哭不已,情绪激动之下撞石而亡。另一种说法是,北京的布衣百姓汤文琼在听说煤山之变后,感慨万分,自杀身亡。他身上留有遗言:“位非文天祥之位,心同文天祥之心。”贼军得知此事后,也感叹其忠义。南明朝廷追赠他为中书舍人,并追赠他被旌忠祠祭祀。

《编年史》记载:汤文琼在听到变故后,用墨水在身上写下上面所记的“位非云云”字样,尸体暴露于街头,见到的人都深感哀痛。

李小槐

李小槐,顺天府平民。他与妻子杜氏育有二子一女,另有一婢女。他们按照顺序依次上吊,待全家自尽后,李小槐才结束自己的生命。此外,还有一位姓田的居民,全家自焚而亡。还有记载称有位田姓人士在自塔巷上吊自杀。后来别人进入他们家中,发现有很多书籍。京城江米巷口挂有一对画师夫妻,他们也是自缢而亡。

武氏仆人

武愫的仆人,姓名不详,平素颇具侠义之风。当其主人武愫接受贼军授予的伪职,并索要吉服时,仆人大声痛哭道:“我听说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如今圣上驾崩,主人不去奔丧哭临,反而取吉服,难道是要去迎接新君吗?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。希望您三思。”仆人叩头至出血,但武愫并未听从,甚至呵斥他离开。仆人说:“主人被名利所迷惑,甚至以为李自成可以妄图统一天下,不听我的劝告,将来必定会后悔。李自成这个贼子贪婪淫乱,违背天意民心,不久必将败亡,我不忍看到主人失去一切。”于是仆人绝食而亡。武愫后来在伪淮扬防御使的官职上被淮扬巡抚路振飞捕获,押送南京斩首。

当时朝中的官员大多预见到了局势的变化,但他们在大义面前的表现却远不及这位仆人。

朱庭焕

朱庭焕,字中白,单县人。崇祯甲戌年(公元1634年)科进士,初授工部主事,后升任庐州知府。他因丁忧离职,服丧期满后补任大名知府,官职变动为负责整饬大名、管理河道马政以及驿传兵备副使。崇祯甲申年(公元1644年)三月,贼将刘宗敏传令招降,朱庭焕将令牌击碎,鼓励官绅百姓共同守城,严密防守。不料内部有奸细勾结贼军。初四日,贼军蜂拥围攻,南门被攻破,朱庭焕被捕,虽遭严刑拷打,仍坚贞不屈,大骂不止。贼军愤怒,将他绑在桅杆上杀害,尸体悬挂于大街,全家跳井或自缢而亡。朱庭焕的弟弟朱廷炳上疏陈情,南明朝廷追赠朱庭焕为右都御史。

朱庭焕在任十年,始终廉洁奉公,一丝不苟,尤其在忠孝大节方面表现得尤为严谨。他对待上级恭敬而不阿谀,对待下属严厉而不苛刻。在大名任职期间,战事频繁,他日夜处理公务,将所做之事写在墙壁上逐日核销,使得属吏敬畏,刑狱清明,百姓感念其德行,有古代良吏之风范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女生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和离后前夫他追悔莫及

青山归时

与帝王灵魂互换后他玩不过宫斗

懒悠悠的阿忆

死神的制约

开心的袜子

福运娇娘:摄政王今日哄好了吗

玉清微霖

武林之王的现代日记

一夜沧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