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溪漱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0章 薛国观赐死、召周延儒、幸学,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,明溪漱石,177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薛国观赐死

正月时,曾经担任大学士的薛国观上奏为自己辩护,声称遭到了袁恺的诬陷弹劾,这背后其实是礼部主事吴昌时的主意,但皇帝并未采纳他的申诉。到了八月,薛国观被赐死,并抄没了他的家产。

薛国观性情偏狭苛刻,因受到温体仁的推荐,从佥宪职位迅速晋升到内阁任职,企图通过巴结皇帝巩固自己的地位。当时,皇帝忧虑财政匮乏,薛国观便引导皇帝向外寻求资金支持,他表示对外可以通过动员乡绅筹集资金,这个由他们大臣来做,而对内则依靠皇亲国戚筹集资金,这个需要请皇帝亲自去做。他微妙地以勋贵李武清为例子,并促使皇帝秘密给李武清下旨筹集四十万两白银。李氏一族为此几乎变卖了所有家产,然而追缴款项的任务仍未停止,这让皇亲国戚人人自危。恰逢皇子生病,众人纷纷说九莲菩萨显灵,说这是因为皇帝对皇亲国戚过于苛刻而导致子孙不旺,这让皇帝深感后悔和恐惧。薛国观又因触怒太监王化民,最终导致失势。

皇帝下令处决了中书舍人王升彦,并抄没了他的家产。起初,薛国观因王升彦涉嫌受贿而罢免了他的官职,并密切关注着他的动向,待王升彦一出现,薛国观便命人将其逮捕并投入监狱。王升彦是吴昌时的外甥,在临刑前大声喊道,这一切都是他舅父吴昌时所为,如果他再多说什么,可能会连累到整个家族。因此,薛国观的罪行虽然是被东厂揭发出来,但众人普遍认为吴昌时实际上才是揭开薛国观罪行的关键人物。

自从皇帝登基以来,他曾下令处死了经略袁崇焕、庶吉士郑鄤、总督杨一鹏、总理熊文灿以及兵部尚书陈新甲,并赐死宰相薛国观与周延儒,可以说皇帝在处理政务上表现出了果断英明的一面。

薛国观身为朝廷重臣,却不以正当的方式辅佐皇帝,反而通过搜刮财产来向皇帝进言,最终害人害己。至于李武清虽富有,也应该适度征收三四万两白银,而薛国观却要求其缴纳十倍之数,这是否过于苛刻呢?更何况李武清已经变卖所有家产,还继续追缴,这样的做法难免会引发人们对皇帝不够仁慈的议论。

召周延儒

辛巳年(公元1641年)四月,朝廷召回前任大学士周延儒、张至发和贺逢圣入朝,但张至发推辞未出,贺逢圣不久后因病返回老家,唯有周延儒接受了朝廷的召唤。当初,周延儒被罢免后,丹阳监生贺顺和虞城侯家共同筹集资金,希望通过太监等渠道,寻找机会让周延儒重新担任宰相,这时周延儒得以被重新启用,其中主事吴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,周延儒对他非常感激。

周延儒第二次被召回朝廷时,他的儿子周奕封梦见已故的母亲吴氏披头散发悲伤哭泣,警告他说父亲千万不可赴京,如果赴京必将遭遇灾祸。周奕封醒来后将这个梦境告诉了周延儒,但周延儒并未听从。后来,正如梦境所示,周延儒确实遭遇了不幸。唉!相比之下,张至发选择不出仕的做法显得多么明智啊!

同年冬天十月,朝廷特别设置了选拔具有卓越谋略和英勇才能的“裕国足奇谋异勇科”,并向朝臣传达了广泛征求和征召人才的旨意,表明皇帝决心打破常规、多方寻求贤才。然而,征召的宰相中周延儒并非合适人选,而在广征人才的举措下却没有涌现出预期中的奇才异能之士,这不是君主辜负了臣子,而是臣子辜负了君主的期望啊。

幸学

辛巳年(公元1641年)的八月十九日,皇帝完成了在学校主持的奠礼之后,步行至东西两侧的廊庑,仔细查看了历代儒家先贤的牌位,随后召见了礼部侍郎王锡衮、蒋德璟以及司成南居仁三位大臣,对他们说道:“宋代的周敦颐、程颢、张载、朱熹、邵雍六位儒家大师对儒家思想贡献巨大,在圣贤传承中作用尤为突出。如今他们被称为‘先儒’,位列于汉唐诸多儒家学者之下,这样的礼遇显然不足以彰显他们的崇高地位。你们礼部应当会同詹翰等官员商议如何进一步尊崇这六位大师。”并且,皇帝要求他们不仅要提升这六位儒家大师的地位,还需督促饱学大臣整理编纂他们的经典格言,使之成为弘扬圣贤教诲的重要着作。同年九月,朝廷展开了对六子着作的搜集工作,并开设馆舍着手编纂。然而,关于如何进一步尊崇六位大师的位号,朝廷内部出现了多份奏章讨论此事。孔尚则指出,鉴于朝廷正处于多事之秋,此事未能立刻做出决定,因此未能立即执行相关尊崇措施。孔尚则,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,崇祯庚辰年进士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女生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和离后前夫他追悔莫及

青山归时

与帝王灵魂互换后他玩不过宫斗

懒悠悠的阿忆

死神的制约

开心的袜子

福运娇娘:摄政王今日哄好了吗

玉清微霖

武林之王的现代日记

一夜沧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