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溪漱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8章 张献忠围桐城,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,明溪漱石,177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陈石舫,是一位来自枞阳的文人学者。枞阳镇距离桐城大约一百三十里。庚辰年(公元1640年),张献忠的军队驻扎在庐州、六安等地,距离桐城三百多里。当时,尽管枞阳和杨柳两地还相对平静安然,突然有一天,有个乡人告诉陈石舫,因为他酒量很好,所以愿意透露给他一件关乎生死存亡的消息。陈石舫追问详情,对方告诉他最近得到密报,张献忠的军队不久即将抵达,他应当尽快逃离。陈石舫虽然半信半疑,没想到在谈笑间,张献忠的骑兵就已经迅速出现在枞阳附近,仅一昼夜就推进了三百余里。

九月七日,张献忠的军队在黄山谷的读书台设立营地。读书台位于山顶,视野开阔。他们在枞阳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烧杀抢掠,总计杀害了八千多人,将其中的壮丁强行征用去攻打桐城。当时,张献忠的主力部队距离桐城只有五里地,并对该地形成了围困之势。他派出偏将分头在乡村掠夺人口充作军力攻打城池。在驱赶百姓的过程中,张献忠采用严密的管控方式,由十名精锐士兵手持长戈在前方开路,所抓的百姓紧跟其后,另有十名士兵在后面押送,左右两侧还布置了十名骑兵,手持利刀催促督促,如果有百姓跟不上队伍,就会被立即斩杀,因此大家都恐惧万分,拼命疾行。被抓的百姓被驱赶到桐城附近后,被解送到老营,即便是上千上百人,也只需要三十名骑兵监督看管。张献忠坐在营中,逐一审问每一个人,对于回答详细明白的人,就会留下性命。

在张献忠的军队中,对于文人大多不会杀害。他的军队分为四大营盘,张献忠本人居于中心的老营,外围则设立了三个营盘,就像鼎足一样环绕着老营,这三座营盘分别命名为前营、中营和后营。张献忠头戴尖顶毡帽,身穿绣有胡桃花纹的织锦衣裳,脚蹬软靴,铺着布毯席地而坐。他的眉间有一个箭疮,时常会有脓水流出,让他痛苦无比。左右两边有两位美女伺候,她们用一小块方形的白绫为他轻轻擦拭伤口,擦拭过后,便会将用过的白绫丢弃在地。不久,眉心的伤口又会渗出脓水,美女们又会如前一般重新为他擦拭。这个箭疮是戊寅年(公元1638年)被左良玉射中的,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,但伤口仍时不时地裂开。张献忠身边总是有二十名骁勇善战的将领随身保护,他们佩刀在身,围坐在地,大碗喝酒,大口吃肉,享受着豪放的生活。

当时,九月初十这一天恰逢张献忠的生日,各营的头目以及本营的众多将领们都齐聚一堂,举杯为他祝寿。歌舞杂技等人员也加入其中助兴,共表演了三幕剧目,第一幕演绎的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,第二幕是韩世忠勤王救国的情节,第三幕则是尉迟恭三鞭换两锏的经典桥段。演出结束后,各种乐器演奏再次响起,美丽的舞女们在张献忠面前载歌载舞。宴会持续一段时间后,将领们纷纷起身告退。张献忠告诫他们,桐城的百姓对我们充满怨恨,晚上要小心谨慎,不要饮酒过度耽误了大事,并反复叮嘱多次。将领们纷纷表示一定遵从命令,恭敬地行礼后离去。张献忠自己则留在老营的核心地带休息,挑选两名绝色美女陪伴就寝。他时常彻夜未眠,披着盔甲,动作轻微地带着佩刀巡查营地,即便身边的随从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,行事极其隐秘谨慎。在他的老营周围,第一层居住的是他所虏获的文人学者,被尊称为“相公”;第二层安置的是女子,被称为“美人”;第三层是医生,被称为“大夫”;第四层是文书等吏员;第五层则是勇猛的士兵守护着营门。

张献忠将所有的心腹亲信都安排在自己帐下,一旦有人进入他的老营,就不准随便离开。当他见到文人学者时,会询问他们的策略和见解,如果满意就会授予官职,并赐予凭证,让他们去攻打和夺取城池。而对于没有才能只想回家的文人,则会予以杀害。对于虏获的读书人,知道他们是本地人,白天会让他们享用美食,由女子服侍,看似备受宠爱,但到了夜晚,却担心他们会逃跑,于是将他们捆绑起来,远离家乡三百里后才放开束缚。所抓的小男孩则被训练骑射和杀人技巧,白天出去劫掠,晚上回来还要点名统计,询问今天杀了多少人。小孩如果杀戮较多,张献忠就会高兴并赏赐他们,如果没有杀戮,则会被杖责二十棍。因此,其所到之处,往往被抢劫一空,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,称他们为“八贼”,而非“八大王”。普通士兵掠夺来的金银财宝都要上交给主将,不允许私自藏匿,一旦发现藏匿三两银子以上的,就会被处死,以防有人积累财富后逃跑。在这种情况下,许多平民家园被毁,生活无以为继,只能加入他们进行劫掠,这样追随他们的人越来越多。平时没事的时候,张献忠会训练士兵,例如让十个骑兵与十个步兵或棍棒手对抗,如果步兵或棍棒手能击倒骑兵,就会得到该骑兵所骑的马作为奖励,因此骑兵队伍十分精锐。

当时,桐城县令张拱极坚守桐城,张献忠率军围攻一个月都无法攻破。桐城城墙由三国时期的吕蒙所筑,外层用砖,内层用石,坚固无比。进攻的贼军只能挖去外面的砖头,却无法穿透石头结构。张献忠强迫周边乡村和城市的居民,用畚箕挑土、扛石头,堆砌起一道高大的堤坝从四面围攻桐城,并在城墙上架设大炮进行攻击。城内的守军则利用大炮反击,击毙了不少贼军。贼军将死去的士兵尸体混在泥土中填充堤坝,并强迫俘虏用利器继续前去攻城,城外的土丘几乎与北门齐平。有一次,贼军将领试图越过城墙进城,城内守军十分害怕,连忙再次发射大炮将其击退。城内的百姓承受着巨大的苦难,而实际上贼军并未能真正伤害到桐城百姓。

此时,总兵黄得功正在庐州驻守,张拱极派人秘密求援,黄得功率领军队急速赶来支援,张献忠闻讯后解除了对桐城的围攻,但黄得功追赶不及。从此,百姓对黄得功感激涕零,长久怀念他的恩德。每当张献忠转移阵地时,为了避免追兵追踪,经常会在撤离的地方散布金银财物,吸引官军注意力,因此官军往往贪图财物,不再穷追不舍,这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灾难。贼军离开时,被俘虏的美人也会遭到残酷对待,有时被张献忠杀害。每当他们攻占新地,又会掠夺新的美人,形成恶性循环,这是因为很难带走这些人,放弃了又觉得惋惜,故而导致那些貌美女子的遭遇十分悲惨,这就是美貌女子们的悲惨命运。

张献忠攻打桐城时,文人陈石舫也在被俘人群中。其中,一位名叫张义的湖广人,曾是陈石舫以前同窗好友的书童,此时已成为贼军将领。张义偶然遇见陈石舫,问他是否还记得自己,陈石舫十分茫然,说并不记得。张义便说:“我就是以前在您家服役做事的那个人,不要害怕,我一定救你。”张献忠点名审查俘虏时,连续高声呼唤愿意归顺的人员,声音响亮如同雷鸣,凡是文采出众或有才华者,就会被留下。当点到陈石舫的名字时,张义想让张献忠放过了他,对张献忠说:“这个人没有什么特长,也不能长途步行,还不如缴获的牲口,留着他只是浪费,不如放他走吧。”张献忠反驳说:“我在庐州时,只要有一个人就能攻破一座城,怎么会有文人无用的道理?”并对陈石舫说:“你想回家吗?我可以送你回去。”陈石舫信以为真,感激叩谢。随后,陈石舫被带到一处地方,那里聚集了许多百姓,张献忠下令将他们都杀害了。当刽子手挥刀走向陈石舫时,张义突然挥手示意,刽子手一刀下去,陈石舫身上溅满了血,倒地昏迷。幸运的是,他并没有感到疼痛,这实属罕见。现场尸横遍野,被马蹄践踏,而张义刚好又来到此处,看到陈石舫,询问他能否咳嗽一声,陈石舫勉强咳嗽了一声。张义欣喜地说:“喉咙还没断,能救活!”他命四人抬着陈石舫进入一间密室,并告诫他们千万不要用药膏等物救治,只需用旧毡帽边烧成灰敷在伤口上,晚上再用茶水清洗伤口去除脓液,时间久了自然会康复,说完便离开了。陈石舫照此方法治疗,三个月后终于痊愈。

康熙四年乙巳年(公元1665年)夏末二十九日,我在枞阳遇到了陈石舫,看到他脖子上有一圈刀伤痕迹,询问后,他详细讲述了这段往事。他还说那年年初,枞阳下了大雪,屋檐上都留下了大人的脚印,长达两尺左右,大家都觉得惊奇。那年秋天就发生了这场巨变,有人说脚印是降下灾难的神灵留下的。陈石舫的家依山而建,楼台亭阁和珍藏的万卷书籍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,实在令人惋惜。

张献忠的军队能够在谈笑间快速行进数百里,实现“千里之行,不觉疲乏”,是因为他们可以在无人区自由穿梭。张献忠掌握了这样的能力,可惜未能善用。

之前记载九月,张献忠和罗汝才攻陷了大昌,现在记载的九月则是张献忠围攻桐城。虽然贼军善于快速突袭,但吴蜀之间的万里之遥,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就分头攻打两地。可能是之前的记载中陷落大昌的是罗汝才,如果不是的话,或许是史料记载的月份有小错误。这里记载的桐城之事都是亲眼所见的事实,绝对不会错的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女生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和离后前夫他追悔莫及

青山归时

与帝王灵魂互换后他玩不过宫斗

懒悠悠的阿忆

死神的制约

开心的袜子

福运娇娘:摄政王今日哄好了吗

玉清微霖

武林之王的现代日记

一夜沧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