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吃老鸭汤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8章 南下江南!,多子多福,大明最强太子!,爱吃老鸭汤,177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文官的发难被朱慈烺镇压结束之后,并没有出什么乱子。

这些文官们照例上班,仿佛那日乾清宫外的事情,并没有发生一样。

当然,也真的有几位被朱慈烺当时的气势给吓坏了,觉得继续当官,早晚得死在太子朱慈烺的手上。

所以陆陆续续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辞官。

至于其他人,也都没有了原本的趾高气昂,在这一段时间里面,他们都选择夹着尾巴做人。

至于背地里面有什么谋划,也就无人得知了。

而这些人的无疾而终,却让其他的大臣、士绅、百姓们极为愤怒。

毕竟你们带着正义去发难,结果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回来了,一个屁都没放,你们是吃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好处吗?

陛下也没下旨拆除,你们也没继续闹事?

玩呢?你们的气节呢?你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节操呢?

所以很快,舆论便开始发酵,在京城百姓的眼里,那一百多大臣一定是被崇祯皇帝的糖衣炮弹给腐蚀了,以至于并没有做他们该做的事情。

这些人已经叛变了,已经不是真正的读书人了。

于是很快,这一百多人便上了一个名单,一个让京城百姓无比唾弃的名单。

舆论不断发酵,很快,就变成了群情激愤,无数人联名请愿,请求陛下拆除银行,这其中以国子监上万的学生为首。

当然,也有很大一部分竭力阻止,这部分人,就是当初在朱慈烺那购买了太子金银券的人。

要是银行拆了,殿下还不了钱,那他们找谁说理去?

但相比庞大体量的京城百姓,这些购买太子金银券的人,毕竟是少数,所以并没办法掀起什么风浪。

而且对于京城百姓来说,这些人将钱给太子殿下本身就是错误的,拿不到钱更好,他们就可以看好戏。

自古以来,百姓都爱看别人倒霉。

所以在种种力量的推动下,这舆情,还是滔滔不绝的朝着朱由检和朱慈烺父子俩涌来,和陈演说的一模一样。

要是真的不管不顾,这京城之内,也会起大乱子!

好在这个时候,宫内传来圣旨,不是崇祯皇帝最喜欢发的罪己诏,而是一封所有人的意想不到的圣旨。

圣旨中高度赞扬了大明银行对朝廷经济做出的积极贡献,肯定了大明银行对国家经济能发挥的积极作用,因为大名银行的存在,朝廷经济变得不再那么捉襟见肘。

因此,废除三饷。

但如果要拆除大楼,那银行将无法运转,以上提到的那些积极贡献,就会变成虚无,那就没办法了,只能恢复三饷。

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,京城百姓受教育的程度还算是不错,很快,大多数人都品出了这圣旨的意思。

三饷废除了,但完全是因为大明银行的建立,如果大明银行没了,那不好意思,这三饷,还是得继续收。

这下,围在宫门外的人,顿时少了不少。

开玩笑,银行跟三饷的征收与否息息相关,要是银行真没了,那三饷不就还得收?

这世上,有的是被三饷害惨了的人,这些人自然不愿意继续征收三饷。

这些人一走,剩下的人,就成不了什么气候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终极特战兵王

唐伯虎的邻居

布衣监国

王蜀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