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箭十万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4章 出宫,大明: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,借箭十万,177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就在此时,那名吃腊八蒜的考生突然站了起来,陪同监考的礼部尚书王钝看到后立马呵斥道:“尔要作甚?”

那年轻的贡生立马拱手道:“在下齐鲁德州武城学子韩克忠,进京赶考早已耗尽盘缠,已有多日未进水米,请求陛下再赐一份饭食,以解学生腹中之苦!”

搞得半天原来是没吃饱,一般这种事都要看皇帝心情,毕竟你是来考试的,不是吃饭的。

王钝看向皇帝,朱雄英挥挥手,说道:“给他!”

光禄寺的官员立马又给他送了一份,韩克忠感激道:“谢陛下!”

许多学子对着韩克忠投来异样的目光,很多南方的学子也想站起来说说,但他们不愿当韩克忠这样的显眼包。

朱雄英倒感觉没什么,很多进京赶考的学子都是变卖了所有家当,这才凑够盘缠,带着父母妻儿的期盼,就希望考个好名次光宗耀祖。

草草吃过饭后,朱雄英开始巡视整个大殿的考生,却发现很多学子对着饭菜愁眉苦脸,这不是一个两个人,而是大半人。

很快,朱雄英叫来刘三吾,问道:“这些学子为何不吃饭,莫不是嫌弃饭菜差?”

这些饭菜确实不算多好,但放在民间百姓之家绝对算得上好东西,别说吃细粮了,就是粗粮也不见得顿顿都能吃上。

刘三吾正色道:“回陛下,依臣历年监考之见,这些考生应当为南方学子,而光禄寺准备的饭食多为北方人喜好,所以吃不惯也在情理之中!”

南北方的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,这也可以理解。

“原来如此!”

朱雄英点点头,立马吩咐道:“让光禄寺的官员现在立刻马上重新为考生准备饭菜,以米饭为主食,菜要淡一些,煮些肉汤,在给每位学子上一碟糕点!”

求才若渴,身为皇帝的朱雄英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。

半个时辰后,光禄寺将重新准备的饭食送到了学子面前,果然,饿了一上午的南方学子开始狼吞虎咽起来,毕竟考试也是体力活,更何况还是决定命运的殿试大考。

殿试从清晨考到了傍晚,接近天黑,所有学子交了考卷,向皇帝行礼过后,一一退出奉天殿,礼部的官员开始收拾大殿。

朱雄英伸个懒腰,双臂顺势搭在蜀王,湘王肩膀之上,笑道:“十一叔,十二叔,辛苦了,中午也没怎么吃饱,晚上朕请你们吃个饭,如何?”

“十一叔进宫后,咱们叔侄还没吃过饭呢,就当朕给你接风洗尘了!”

两位藩王相视一笑,蜀王朱椿说道:“全由陛下做主!”

三个人差不多的年纪,名义上是叔侄,看着也就和兄弟似的,关系也比较亲切,朱雄英拍着两位叔叔的肩膀说道:“那就赶紧换衣服,咱们出宫,找个僻静的地方好好聊聊!”

朱柏笑道:“陛下,要不叫上父皇,咱爷们四个一起出宫溜溜?”

朱雄英连连摇头,说道:“算了吧,老头子因为我打太子的事生闷气呢,他老人家现在看我就不顺眼!”

蜀湘二王顿时大笑不已!

……

夕阳西下,整个皇城仿佛被撒了一层金粉,十分好看。

蜀王朱椿头戴儒冠,身穿儒衫,手上还拿着折扇,一副读书人的打扮,湘王朱柏带的是玉冠,一身锦衣,一看就是富家公子。

而朱雄英就穿的很随意了,一身粗布青衣,如同百姓一般,但身上却有股身居高位的威严。

三人走在皇城外的闹市之中,朱椿拍了拍手中的扇子,感慨道:“多少年都没看过京城的繁华了,再见之时,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!”

湘王朱柏打趣道:“那得多亏了陛下,十一哥,一会儿你要和陛下多喝几杯!”

朱椿同样玩笑道:“那得看陛下带的银子够不够了!”

“既然出宫了,就别叫什么陛下了,还如小时候一样,叫英哥儿就成!”

朱雄英大笑道:“还有,两位叔叔放心,今晚饭管饱,酒管够,其他的我就不管了,也不能陪,老头子不让我在外面瞎玩……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终极特战兵王

唐伯虎的邻居

布衣监国

王蜀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