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箭十万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68章 士绅纳粮,大明: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,借箭十万,177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济南府,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衙门。

韩宜可身穿一身朱红色官服,端坐在衙门大堂之中,手中是最近三个月由当地官员统计出来的山东行省士绅名单。

“整个山东才有二千二百四六多名士绅,恐怕整个行省现有的官吏都不止千人吧!”

韩宜可猛然起身,拿着手中的名单,瞪着在场的官吏训斥道:“尔等办事阳奉阴违,怎对得起朝廷之信任,百姓之供养,怎对得起这身官服!”

下面的官员噤若寒蝉,其中包括参政,知府,同知一类的地方大员,更有布政使这样的封疆大吏,可面对这位快口御史谁也不敢吭声,韩宜可是都察院右都御史,正儿八经的正二品,更是朝廷任命的山东巡抚,相当于钦差大臣,权利还在三司之上。

最让地方上头疼的是,这位韩巡抚软硬不吃,来到山东后,立马投入推行新政的公务中,那是一刻都不敢耽误,预计两个月统计出来的士绅名单,最终被地方衙门官吏拖成了三月,最终给韩宜可递交了一份两千余人的士绅名单,其中还包括个地方官吏以及他们的家人,这明显就是扯淡的。

面对韩宜可的质问,地方最高大员布政使萧忠站出来说道:“韩巡抚,自前朝末年起,齐鲁之地久经战乱,民生凋零,又遭毛贵逆贼祸乱,大明开国后,历经数次水灾旱灾,百姓尚不能果腹,更无法安心读书,士绅稀少也在情理之中,还请韩巡抚明查!”

“逆贼?”

韩宜可眉头一皱,呵斥道:“你说谁是逆贼?”

“毛平章是率领义军北伐,收复故土的英雄豪杰,就连当今太上皇提及毛平章都要尊上一声毛贵将军,你萧忠好大的胆子,竟敢指为逆贼!”

萧忠立马拱手,说道:“下官一时失言,还请韩巡抚恕罪!”

韩宜可也不是非要揪着这点不放,而是拿着名单继续问道:“萧大人,你要知道陛下推行新政之决心,如果本官按照你给的这份士绅名单进行纳粮,这就是欺君之罪,我韩宜可当论罪处斩,可你们这些地方大员会是什么下场,我想你们自己也清楚!”

萧忠面不改色,继续说道:“韩巡抚,你也知道,大明虽说开国三十年,但开科取士却仅仅只有五次,其中大半为江南士人,剩下一些也多是江西人,山东虽是孔孟之乡,可早已不复春秋!”

听到此话,韩宜可怒视萧忠,质问道:“我大明朝有多少官员是真正靠科举入仕,难道荐举的官员就不是士绅了?”

明朝初年,朝廷开科取士,结果首次科举录取的进士全部不堪大用,朝廷直接暂停科举制度,改用荐举制选官,如今朝中的那些老臣子以及新朝重臣,如刘三吾,凌汉,张紞,王纯,傅友文,包括韩宜可他自己都不是靠科举考上来的。

不过年轻的重臣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,如解缙,黄观,蹇义,景清,张信等人。

而面对韩宜可的质问,萧忠和一干官员并未言语。

随便你这个巡抚如何问,我们不知道,也不清楚,也不敢说话。

“本官再问你们一遍,这可是山东所有士绅的名单,当真一个不差?”

萧忠低头使个眼神,参政冯谷立马站出来说道:“回韩大人,确实一个不差!”

“啪!”

韩宜可顿时拍案而起,怒声道:“好啊,好一个布政使司衙门,看来你们是有心阻碍朝廷新政,一个硕大的山东行省,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,竟然只有区区六百多名士绅,一千多名家眷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终极特战兵王

唐伯虎的邻居

布衣监国

王蜀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