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衍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四百五十二章仿制武器,影视世界生活录,静衍,177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离开武汉,到了新加坡,想想接下来南阳大规模涌入的人口,李牧还是决定先采购粮食。

三万吨小麦,一万吨大米,五千吨大豆,三千吨白糖,刚好把空间占满。

没有多呆,很快就返回国内,刚在武汉下了飞机,就被眼前的情况惊呆了。

汉口街头的人流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更多了,到处都是拖家带口混乱的人群。

李牧找人打听了一下,才知道原因。这次小本子进军的路线是沿长江南北两岸,果府也计划沿长江南北两岸阻击。

长江南北两岸自来是繁华之地,分布着许多口岸城市,仗打起来,这些城市说不受到波及都没人信。

于是乎,更大的人流,更多的人群,拖家带口,开始西迁。

虽然大部分都去往西南,也有一部分迁往南阳及西北地区。

李牧乘坐汽艇,走汉水返回南阳的途中,汉水往来的船只比平日里多了十倍不止,大部分都是运送人员和各种物资的,也有一部分运送各种机械和设备,大概是西迁的工厂。

等返回南阳,休整的宽阔平坦的马路上,更是黑压压,拖家带口望不到头的人流,全都是逃难西迁的人群。

随后,李牧找来专门接收这些人流的机构负责人,看了看他们的统计数字,也是吃了一惊。

前些天还好点,每天只有一两万,最近这几天,每天涌入那样的人口,竟高达七八万人。

就这,还远远不是尽头,每天涌入的人流都在增长。南阳方面现在也是压力山大。这么多逃难西迁的人,或许身上带了点家当,但不可能带多少粮食,饭总是要吃的。

再加上,李牧以前立的规矩,对逃难来南阳的人,需要安排简单的食宿,直到他们能找到一份能湖口的工作。

尽管,有一部分身上有余财的人,适应不了这种简单的食宿,会花钱住旅社,租房子,自己买粮。剩余的一大批人,对于南阳来说仍然压力极大。

这也怪如今的南阳吸引力太大了,本来有一大批迁往西北的人,经过南阳,发现这里物价便宜、治安良好、吏治也极好…对待流民和西迁的人也非常好,竟然停了下来,不打算走了。

幸好,李牧前段时间启动的大工程够多,短时间能吸收非常多的劳动力,基本上这些流民来到南阳收容站,待不了几天,就会被安排工作,一家老小都能有口饭吃。

对于一些有些余钱的来说,短段时间内衣食无忧,也可以从容找工作。

如此多人口的涌入,又带来另一个问题,粮价似乎又开始抬头了。不但是南阳,西南、西北的粮价,都开始往上涨。

俗话说,湖广熟天下足,作为湖北首府,如果这次武汉丢了,粮价可能会进一步上涨。

反映到具体上,李牧为稳定粮价专门成立的粮行,下面开设的十几家粮店,每天排队买粮的长龙更长了。

很多人,即使排一天队,也轮不到,买不到一粒粮食,这进一步造成了恐慌,让粮价开始抬头上扬。

还好,李牧这次采购了大批粮食,还能应付一阵子。

不过,这样也不是办法,总要做出点改变。一来不能使真正缺粮的人来不到粮食;二来也不能无限制的卖粮,毕竟从国外采购粮食也不容易。

最终,李牧采用了折中的办法,一方面增加粮店的数量,一方面减少单人单次的采购量。

南阳城方面,粮店的数量增加到七个,下面的县城,根据人口多寡,粮店的数量增加到两到三个。让粮店的数量从十几个直接增加到三十多个,大大分流了排队的长龙,让大部分排队的人都能买得到。

不过,单人单次买粮的数量,也由五十斤降到三十斤。

与此同时,面粉厂生产的面粉,也由每袋五十斤,降到每袋三十斤,刚好每次限买一袋。

安排好这边的事,李牧再次飞到新加坡,趁武汉的民航还运营,他要多跑几趟。

这次,李牧增加了大米的采购比重,两万吨小麦,两万吨大米,三千吨糖,还有几千吨的炸药原材料和钢材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女生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初恋和青梅究竟该选谁?系统说,全都要舔!

北地猫爷

陆爷家的疯批小祖宗杀麻了

百指

这个能力有点变态

天幻乐梦

朱大仙

峰流

规则怪谈:开局获得污染抗性

最后一条肚肚鱼

我家大神是王者

猫遇鱼